查看原文
其他

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二代”最有意义?

视角学社 2023-06-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沈是 Author 沈是

作者:沈是

转载:沈是


我常被各种各样的人打动。最近一位十分打动我的人是马文·柯林斯(Marva Collins)。

她最被人称颂的事情,是两次拒绝成为美国教育部长,更愿意继续做一名老师。为什么总统们想请她去做教育部长呢?

在美国的贫民窟,基础教育糟糕加上底层的父母本身的能力和改变动能非常有限,有许多人的童年都被告知的是自己多么的无价值。这批孩子很早就被社会、教育系统甚至家庭彻底放弃。而马文奇迹般地白手起家,从自家厨房里开起了一所学校,彻底改变了许多学生的命运。她成为了阶级固化、基础教育系统羸弱的真实美国社会中的一种新的可能。

在读她的《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的时候,我有几个瞬间,希望自己也是她的学生。

她与大多数教师、家长不同的地方,是她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的学生是值得被爱和教育之人。

送到马文的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不仅在原来的学校成绩不佳,还有各种各样被外界认定的问题,比如多动症。她无一例外给予他们完全的相信,从不假设这个孩子无可救药。

她的一位学生,詹姆斯,在开学第一周的课上表现不好。马文请他去档案柜那儿,自己把自己的日常记录卡找出来。这个学期刚刚开始,而马文已经给他的课堂表现一项打了“优秀”。

马文问他:“你认为自己应该得到这样的成绩吗?”

“不应该。”

“你想要这个成绩吗?”

“嗯。”

“那你回到座位上,靠自己赢得这个成绩。”

那一年,这个孩子没再制造过任何麻烦。


我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以及我观察到许多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和被教育的过程中,逻辑常常是相反的。

孩子天性就需要养育者的认可和爱——这是我们、他们获得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但孩子往往要通过不断做对的事,给自己加分,才能够赢得父母、老师、大众的认可。不这样做,就不是一个有价值、值得被爱的人。犯错、在几件事情上失败,会招致批评甚至惩罚,最严重的是被唾弃和判了人生可能性上的无期徒刑。

有太多孩子只是为了成为养育者能够拿得出手的“完美产品”而努力着。也有太多家长都真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如果是一个“完美产品”——以考上好大学为出厂标志,才能“拿得出手”。如果这个孩子是残缺的,不完美,没有“出厂”,那就是奇耻大辱,甚至会把这个结果归咎到“命不好”上。

儿童是很容易观察到父母的期待的,如果真的表现好,是虚假的表现好,以长大之后内驱力的丧失和时常没有安全感为代价的表现好。

这个世界,有关努力、改变、成功、失败的本质是,我得相信我自己可以、然后才会去尝试,在尝试中努力,然后失败,相信自己可以,再努力,再失败,直到最后做成。

如果都不相信自己可以,或者自己失败了就会失去爱和认可,当那个出题者不再出题,还怎么努力得起来呢?

马文的一名学生,汤米,长期处于抑郁之中,憎恨身边所有的人。他的嘴边常常会挂着一个“死”字。

比如,马文说“今天感觉怎么样?”汤米会说“我想要杀死自己。”

“周末愉快。”

“如果我没骑车摔死的话。”

换做别人一定会远离这位负能量炸弹。但马文知道他只是需要关注。马文下决心要让他明白,有更积极的方式来获得关注。

“我不喜欢自己。我想杀死自己。”

“亲爱的,你穿的衬衫很漂亮。”

“我的兄弟憎恨我。我想杀死自己。”

“哦,你有一双可爱的眼睛。”

这种有些滑稽的对话持续了几个月之后,有一天下午放学。马文再次祝福这个孩子有一个愉快的夜晚。

这个孩子忍不住说“我……”

“我爱你,马文老师。”


人不会无缘无故输出负能量,或者被激发到战或逃的状态。那些总是在勾心斗角或者抱怨指责之人,往往是在成长阶段甚至是长大后受到了太多的漠视或者来自他人的指责和勾心斗角的示范,所以必须激起他人的情绪来确认自己受到关注。他们需要爱、关注和倾听,需要一点一滴地去灌溉一种积极看待事物的可能性。

做父母,做孩子,做员工,做领导者,有一些底层逻辑是相通的。人需要心理安全感去激发创造力和能动性。那些让人离开的因素,往往也并不真的纯粹是绝对能力上的成长、更高的工资等等——大家在寻找的,和孩子一样,是那个给自己更多心理安全感的地方。只是有时候,这种心理安全感,只能通过金钱上的增长、相较他人更高的能力来假设和判断。

打造一个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在家庭这个小组织,在工作中的大组织,都是向心力真正的长期基石。


一位在斯坦福读MBA的朋友给我发了一篇他们Touchy Feely课的阅读(John Gottman的The Science of Trust的第六章),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让我受益匪浅,很感谢她,也和大家一起分享。


基于家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的反应,可以把家长分为两种类型:情绪指导型(Emotion-coaching)和情绪否认型(emotion-dismissing)。

这两种人有什么区别呢?

面对孩子的愤怒:

- 情绪否认型:这是失控的表现

- 情绪指导型:这是目标无法达成时的自然反应

面对孩子的悲伤:

- 情绪否认型:这是自怜、被动、无能、可能有精神疾病的表现

- 情绪指导型:可能是人生缺少了一些东西,需要慢下来,去寻找那个东西

面对孩子的恐惧:

- 情绪否认型:这是懦弱

- 情绪指导型:你觉得世界不安全,你害怕,你想找出让世界变得更安全的方法

他们的区别是,前者认为有负面情绪是不正常的、可怕的。后者认为负面情绪是人生的导航。


他们对3-4岁的孩子进行了一组实验,然后在孩子们8岁、15岁的时候再来看他们的表现。这两种不同教导类型培养出来的孩子,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结果:情绪指导型孩子,长大后智商更高、更专注、更会自我开解、延迟满足、有更少行为问题、和他人相处更和谐,连身体素质都更好。

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外力”——让孩子成为富二代、官二代、或许都不如让孩子成为情绪指导型的父母的孩子好。不如让孩子成为一个被共情、爱和相信的孩子好。

有时候看着看看同学,会感慨他让我去学的东西,比现在我教过给他的东西多许多。使我能够重新理解一遍自己是如何成为自己的,那些缺陷是什么,如何形成,如何开解,如何改变——我是一个很长时间里对自己都情绪否认的人,认为情绪意味着一种羸弱。

而这些重新觉察和探索的时刻,让我开始明白基石应该是什么——我近几个月的文章,大多都在加深我对这件事情的理解。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或者你的父母可能会需要,你也可以让他们读一读马文的故事。

更多精彩:

相关内容:

和孩子一起科学管理情绪:压抑与发泄、宣泄与表达、觉察与成长

孩子,我宁愿你被社会打脸,也不愿你被社会温暖

美国心理学博士:这些以爱为名的父母PUA行为,正在摧毁孩子的复原力



作者:沈是,转载:沈是。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